新闻详情

湘潭、衡阳、娄底“钢三角”崛起

发布时间:2025-10-23

在中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版图上,中部湖南何以贡献一支强劲的“钢铁脊梁”?答案,藏在湘潭、娄底、衡阳三地构筑的“钢三角”中。

这里,不仅聚集了全球最大的宽厚板、无缝钢管和亚洲领先的高端热处理板材基地,更以不到全国3%的钢铁产能,实现了惊人的价值裂变。

作为核心引擎的湖南钢铁集团,已连续多年跻身世界500强,其盈利能力稳居行业第一方阵,成为中国钢铁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

产业格局:“钢三角”形成差异化布局

湖南的钢铁产业没有走同质化竞争的老路,而是形成了优势互补、差异发展的产业布局。

湘潭已建成全球最大单体宽厚板生产基地;衡阳则成为全球最大单体无缝钢管生产基地;而娄底建成了亚洲最大单体中薄规格高端热处理板材加工基地。

这一格局的形成,源于湖南对钢铁产业的前瞻性规划。

根据《湖南省冶金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湖南积极推进湘潭、娄底、衡阳、岳阳、冷水江等“3基地2集中区”的先进钢铁材料基地集群化发展。

2025年,全省冶金行业计划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0亿元以上。

“钢三角”内,规模以上企业已达291家,形成了从粗钢到高强钢、耐磨钢再到工程机械零部件、汽车板产业链,以及从粗钢到硅钢基板再到高牌号硅钢的完整产业链。

产业链条:从硅钢到“三电”的延伸

娄底市的钢铁产业链延伸案例尤为典型。如今,娄底正在加速构建“粗钢-硅钢基板-硅钢成品卷-电机、变压器零部件和家电”的完整产业链。

硅钢也被称为电工钢,具有生产难度高、技术含量高和市场价值高的特点,是大型变压器、大型电机、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核心材料。

湖南宏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这条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他们的硅钢基板全部来自同城的涟钢集团。

2024年,该公司的取向硅钢产量达24.2万吨,无取向硅钢产量达23.2万吨。

产业链持续向下游延伸,吸引来了一批“三电”(电机、变压器、家电)企业。

2025年1月至9月,娄底新签约“三电”项目65个,签约金额达267.55亿元,为去年全年签约金额的95.8%。

在娄底电机产业园里,娄底市创微达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出口到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坦桑尼亚等国家,2024年实现出口销售额9800万元。

这个产业园目前已聚集了21家企业,2024年上半年实现产值6.4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