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月度内参:静待“金九”需求验证,钢价或先抑后扬!

发布时间:2025-09-05

市场回顾

8月份国内钢材市场整体呈现供需双弱、成本支撑强劲下的窄幅震荡格局,价格走势呈现先扬后抑态势。

月初,尽管终端采购需求受高温多雨极端天气抑制而表现一般,但在各地钢企主动挺价且商家现货资源偏低的背景下,现货报价得以维持窄幅震荡整理。进入中下旬,市场驱动逻辑发生明显转变:期螺主力合约进入移仓换月阶段,空头势力占据主导导致盘面大幅下挫,终端需求持续低迷,市场情绪转向悲观,各地现货报价随之进入弱势下跌通道。

从宏观层面看,国内政策端处于真空期,反内卷炒作预期降温,未有强刺激政策出台,加之海外关税事件影响有限,宏观面对成材价格的提振作用边际减弱,市场焦点重新回归基本面供需。虽然市场持续受到9月重大活动限产消息扰动,河北地区钢企陆续出台检修计划,但由于检修多集中在8月底至9月初且持续时间较短,对实际供应影响有限,主要体现为情绪面的反复波动。

截止8月31日报春钢铁网数据显示:报春基准价数据显示,唐山螺纹(16-25)3160元/吨、232-355带钢3250元/吨、热卷(3.5-9.5)3320元/吨、5号角钢3300元/吨,较月初(8月1日)下跌80-120元/吨。


   




二、钢铁供给:

8月钢铁行业呈现“需求减弱、出口承压、生产放缓”的特征,供需矛盾再度显现。据最新钢铁PMI数据显示,当月钢铁行业PMI降至49.1%,较上月回落4.6个百分点,时隔一月再度跌破荣枯线,行业景气度明显承压。分项指标来看,新订单指数由高位回落至48.6%,显示终端新增需求减弱,积压订单虽小幅回升至39.7%,但仍处低位,难以形成有效支撑。新出口订单指数大幅下滑至38.6%,连续两月回落并重回收缩区间,反映海外需求承压,出口动能趋弱。

中钢协数据显示,8月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日产粗钢211.5万吨,较上月同期下降1.2%;平均日产生铁192.4万吨,较上月同期下降1%;平均日产钢材204.9万吨,较上月同期下降1.5%。整体来看,各品种产量均较上月同期有小幅下降。比较来看,虽然钢铁市场供需两端均有所下降,但需求偏弱程度相对突出,钢厂产成品出库速度有所减缓,从而导致钢厂库存有所累积,产成品库存指数为53%,环比上升7个百分点,创下近9个月以来新高。

唐山市场:

据报春数据显示,8月28日唐山地区高炉开工率按容积计算为90.84%,8月份平均高炉开工率93.28%,环比7月份增1%,同比去年同期增5.73%。8月份唐山地区的高炉开工率经历了从月初高位稳定到月末因环保限产而明显下降的过程。月度下旬,为了迎接阅兵活动,唐山地区开始严格执行停限产政策,从8月底至9月3日,高炉企业按产能限产40%,限产政策对生产造成了短期冲击,后续铁水产量将有所下滑,不过阅兵后或快速复产,整体影响力度有限。


截止8月28日唐山地区钢厂高炉及下游轧材企业开工率如下表所示:



8月份唐山地区钢坯外卖量高位运行但增幅趋缓的态势,全月均值为4.01万吨,较7月份0.72万吨。从市场运行情况来看,月初,部分高炉复产且钢坯利润尚可,钢坯日外卖量维持在4万吨相对水平;然而中下旬起,环保限产政策加码(原计划8月16–25日,后提前至20日执行),下游调坯轧钢厂执行生产调控轧线停产,对钢坯的实际需求骤然减弱。另外,个别钢企少量钢坯投放,加之涉及环保限产高炉焖炉检修,钢坯外卖出现减量

8月唐山及周边地区钢厂钢坯外卖量统计如下:



8月份唐山地区钢坯库存呈持续增长态势,月末库存攀升至133.01万吨,较7月末的122.3万吨增加10.71万吨,涨幅达8.76%,达到年内库存高点

三、钢材需求:

8月,国内钢材市场经历了一段特殊的“阅兵窗口期”。受北京及周边地区举行重大庆典活动影响,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启动严格的环保管控措施,对建筑用钢和制造用钢两大板块均产生了明显冲击,导致整体用钢需求出现阶段性下滑。随着9月3日阅兵结束,限产措施逐步解除,市场预期9月将迎来“金九银十”的旺季行情,用钢需求有望8月份明显回升。

建筑用钢:工地停工拉低需求,螺纹钢表需跌至年内低点

受阅兵影响,北京、天津、河北等核心区域自8月中旬起陆续启动大规模工地停工措施。其中,北京管控最为严格,除应急抢险工程外,所有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道路施工、拆迁工程等全面停工。此现象或将导致9月初螺纹钢表需跌至190万吨以下的年内低点。

制造用钢:限产冲击需求,深加工企业生产受限

 

8月份制造业用钢需求受到阅兵限产政策的显著影响,部分制造型企业因环保要求实施阶段性停限产,其中板带加工、制管、冷轧等深加工企业生产活动受到直接制约。京津冀地区环保限产措施导致当地制造业用钢需求阶段性下滑,物流运输限制进一步加剧原材料进货和产成品发货。虽然重点钢企粗钢日产量保持相对稳定,但制造业用钢品种的订单明显减少,特别是冷轧板带、焊管等深加工产品需求萎缩较为明显。随着阅兵活动结束,停限产措施逐步解除,制造业生产活动有望恢复。

四、社会库存:

8月中旬,21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843万吨,环比增加40万吨,上升5.0%,上升幅度扩大;比年初增加184万吨,上升27.9%;比上年同期减少172万吨,下降16.9%。

2b712ec6-f2df-4580-9a5c-79b23e1c9d57.png

8月中旬,分地区来看,七大区域钢材社会库存各有升降,其中华东为增量和升幅最大地区,西北为减量和降幅最大地区,具体情况见下图。


5dbff3b6-0fb0-446a-a5e8-14469adba597.png

8月中旬,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除线材环比持平外,其他品种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同比来看,除冷轧板卷库存略有上升外,其他品种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具体见下表。

 

b3e30ccb-1d8a-441c-bf5a-1a81be317694.png

、成本分析: 

8月铁矿石价格整体呈现高位震荡走势。上中旬,尽管仍处于传统终端需求淡季,下游成材消费表现偏弱,但钢厂利润较好,钢厂整体开工意愿较强,高炉铁水产量维持在240万吨以上,对铁矿石的需求形成刚性支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矿价。与此同时,市场受“反内卷”消息影响,贸易商和投资者参与积极性提升,投机性交易活跃度明显增加,进一步提振了市场情绪。期现联动效应增强,铁矿石价格呈现震荡上行的走势。

进入中下旬,由于终端需求在季节性淡季难有明显改善,下游建材补库操作明显放缓,钢材成交量也逐渐走弱。部分钢厂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开始了检修操作,导致铁水产量有所下滑,铁矿石的基本面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转变为供增需减的格局。此外,市场情绪逐渐回归理性,导致铁矿石现货价格下跌,矿价整体呈现出冲高回落的走势。

8月双焦走势出分歧,炼焦煤先涨后跌,焦炭偏强运行。受国家级地方持续强化煤矿超产核查影响,叠加山西、内蒙等主产区因“93”阅兵、煤矿事故安监趋严及产地频繁降雨等因素,季节性需求韧性释放,煤炭价格快速上行,下旬开始供需关系逐渐宽松,煤价逐步企稳走跌。煤价整体呈现高位震荡,波动幅度相对有限,部分煤种下跌20-50元。

8月焦炭价格经过3轮提涨落地执行,至此焦炭价格累积上涨七轮,累涨350-385元。焦炭市场的需求支撑坚实,主要得益于以下两方面:其一,钢厂在利润尚可的支撑下维持高炉高负荷生产,这为焦炭消费提供了稳定的刚性基础;其二,在焦炭价格连续上涨的背景下,钢厂库存持续走低,使其采购需求变得异常迫切,特别是对成本较低的资源,抢购积极性更高。

8月25日主流焦企开启第八轮提涨,主流钢厂暂未回应,且宁夏钢铁集团决定9月4日对湿熄焦炭下调50元/吨,干熄焦炭下调55元/吨。

据报春APP数据显示,唐山地区钢厂平均原料成本及钢坯吨钢理论利润情况(8月1日-8月31日):


   


六、进出口方面

2025年7月,我国出口钢材983.6万吨,较上月小幅回升 1.6%,出口规模保持相对稳定,出口均价702.2美元/吨较上月小幅上涨2.2%。1-7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6798.3万吨,同比增长 11.0%,出口均价699.7美元/吨,同比下跌10.3%。

7月,我国钢材主要品种出口量环比增减不一。出口前5位的品种(包括层板(带)、中厚宽钢带、涂层板(带)、线材和热轧薄宽钢带)并未出现调整,合计出口占比也保持稳定,但分品种出口量则呈现不同变化趋势。

2025年7月,我国进口钢材45.3万吨,环比下降3.6%,降幅较上月进一步扩大,进口均价1804.0美元/吨,环比上涨5.3%。1-7月,我国累计进口钢材 347.6万吨,同比下降 15.7%.进口均价 1702.0 美元/吨,同比上涨 2.2%。

7月,我国钢材进口规模持续萎缩,为近10年以来单月进口量最低水平。各主要品种进口量环比大多下降,进口前5位的品种(包括中板、镀层板(带)、中厚宽钢带、冷轧薄板、冷轧薄宽钢带)占当月我国钢材进口总量的比重较上月有所下降。

七、9月市场观点

1.宏观方面:政策分化中寻求新平衡

9月份全球宏观环境呈现政策分化态势,海外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理事沃勒支持9月降息25个基点,且未来3-6个月可能进一步降息,这将推动全球流动性转向宽松,利好大宗商品价格。然而美国关税政策及潜在“温和衰退”风险仍构成不确定性。国内方面,煤炭行业“反内卷”政策持续影响市场,加之新《矿产资源法》施行推高生产成本,原料供应紧张支撑钢材价格。

2.供应端:限产与利润博弈下的产量波动

9月份钢铁供应将呈现先抑后扬态势。受阅兵活动环保限产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高炉将执行阶段性减产,预计9月上旬粗钢日均产量将出现明显下滑。但随着限产结束,在利润驱动下,钢厂生产积极性仍然较高,中下旬铁水产量有望快速恢复。当前钢厂虽然盈利空间收窄,但整体仍保持盈利状态,钢厂复产动力充足。预计9月全国粗钢产量总体将保持较高水平,月内呈现先降后升走势,供应端压力依然存在。

3.出口方面:量价承压中寻求韧性

9月份中国钢材出口面临量价双压,但韧性犹存。尽管中国钢材在全球市场仍具成本优势,且对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出口保持稳定,但短期挑战明显加剧:中国钢坯出口报价与海外买方心理价差持续存;同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韩国、越南等国反倾销措施可能制约出口流量。预计9月钢材直接出口量环比可能小幅回落,但全年来看,在“一带一路”沿线基建需求支撑下,出口总量仍将保持高位区间。

4.需求端:旺季修复,结构分化延续

9月钢材需求将呈现季节性修复但力度偏弱的特点。建筑需求方面,虽然进入传统旺季,但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大幅下滑,资金到位率虽小幅改善但仍处低位,房建用钢需求难有起色。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电力投资形成一定支撑但传统交运、水利领域投资疲软,对钢材需求拉动有限。制造业需求呈现分化,汽车板需求保持韧性,但工程机械用钢持续承压,家电排产同比下滑表明内需依然不足。整体来看,9月钢材需求将较8月有所改善,但受制于房地产低迷和制造业去库存,需求复苏力度或将弱于传统旺季水平。

5.原料端:政策与供需博弈,成本支撑波动

9月原料端将呈现政策调控与基本面博弈格局。焦煤方面,国内煤矿安全监管仍较严格,"反内卷"政策持续影响供应释放,但阅兵后煤矿或有复产,供应边际改善。进口蒙煤通关量预计保持稳定。铁矿石到港量环比回升,但港口库存仍处相对低位,显示需求仍有韧性。整体来看,原料成本对钢价仍有一定支撑,但在政策调控和需求季节性恢复有限的背景下,原料价格上行空间受限,预计9月原料端价格将呈现震荡运行态势,难以形成单边趋势。

综合来看:多空因素交织,钢价触底反弹

9月钢材市场将延续"强成本"与"弱需求"的博弈格局,呈现区间震荡态势。供应端,铁水产量虽受阅兵限产影响短期回落,但绝对值仍处高位,且限产结束后预计快速复产,供应压力依然存在。需求端呈现分化:建筑钢材受地产低迷拖累,基建托底乏力;制造业用钢则受益于汽车产销回暖和出口韧性,但整体需求改善力度可能弱于传统旺季水平。成本支撑依然较强,焦炭经历多轮提涨,铁矿石价格震荡偏强,但进一步上行空间受政策调控和供需关系制约。宏观层面,"反内卷"政策执行力度、美联储降息预期以及海外关税政策变化仍将影响市场情绪。综合来看,9月钢市维持震荡寻底,后低位反弹的走势。

   

2020-2025年8月中国钢铁行业PMI走势

 39e311fb-f3ab-46e0-a669-cc9d907f8dff.png

 

2019-2025年8月唐山地区高炉开工率统计

 

 3b2fce31-5bd1-474a-9767-4de7f30e8440.png

 



    

2021-2025年8月唐山地区仓储库存统计

 d75bb706-7a41-4eaf-85ac-4bca5999441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