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落地一年多 “反向开票”政策持续释放“三大效应”

发布时间:2025-08-13

一张小发票,事关行业大发展。811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有1.33万户资源回收企业向167万名自然人反向开票,开票金额5152亿元,开票份数511万份。

据悉,自2024429日起,为配合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进一步提升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收购报废产品时取得发票的便利性,税务部门明确在资源回收行业实施反向开票政策。

记者近来在各地采访时了解到,落地实施一年来,反向开票政策在助力两新政策落地、规范行业秩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正释放出三大效应

多位资源回收企业财务负责人表示,随着反向开票政策的落地,长期困扰资源回收行业的源头票缺失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切实推动了资源回收企业收旧无阻、换新畅通。

我们拆解的报废车散件可供给集团内备件公司,通过再利用减少新部件生产的资源消耗;废钢、废铝等再生资源销往钢铁冶炼企业,助力减少矿山资源采伐;车辆电池输送给集团内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实现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与资源最大化循环。芜湖奇瑞资源技术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吴兵林表示,在政策支持下,企业可直接为自然人出售者开具发票,财务成本明显下降。一年多来,公司已累计向4000余名自然人反向开票,开票金额近800万元,预计今年企业报废车拆解处理量将达到2万台,增幅超100%

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芜湖市商务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共计产生交易104.95万台,直接带动消费约57亿元。其中,汽车置换申请量15275件,带动汽车消费约20亿元;汽车报废申请量5525件,带动汽车消费约6.6亿元。

长期以来,资源回收企业由于缺少第一张票,既无法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也难以获取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王健表示,反向开票政策的推广有效解决了这一行业痛点,鼓励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废旧物品的回收中来,从而有力支持了两新政策的落地。

不仅如此,这一政策杠杆还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让循环经济的齿轮咬得更紧、转得更快。

宁波高新区建筑装修大件垃圾处置中心去年5月正式投产,到目前为止,已累计生产了4500多万块环保砖,处理了高新区这一带固废垃圾约10.5万吨,减碳约1.2万吨。宁波供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何俊涛表示,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反向开票政策的推动。

何俊涛介绍说,公司以前总面临向上游散户取票难的痛点,开票难题直接导致企业进项税抵扣不足、成本攀升。反向开票政策实施后,允许企业作为开票主体向上游散户开具收购发票,散户交投企业回收加工再生市场销售链条的畅通运行,不仅提升了建筑装修废料的资源化率,还推动了上下游的协同。政策实施以来,公司销售的废旧物资同比增长超过58%

与此同时,随着政策的实施,资源回收行业相关个人和企业合规经营的意识逐渐增强。政策推行初期,我们发现前往回收企业出售废品的自然人,对开票环节普遍存在顾虑,例如担心手续繁琐、顾虑个人信息安全等。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处副处长金旭东介绍说,针对这一情况,税务部门持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对自然人售卖者比较集中的大型资源回收企业和中小型资源回收门店进行上门辅导,向企业和自然人售卖者详细讲解政策适用条件和便捷的申报流程,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政策实施后,我们可以直接从个人手中回收废品,企业则依法开票,有效解决了进项税合规抵扣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问题,进一步规避了税务风险。同时,直接对接上游个人收废,减少了中间成本和信息隔阂,让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更高效,形成良性循环。广西方圣纸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力表示。